7月4日,在祖國最西端的帕米爾高原上,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吉根鄉斯木哈納村的郵政快遞服務站里,村民木薩·馬克巴依輕點手機,一箱來自江蘇的化肥正通過“郵快合作”專線向這里駛來。
這個曾經騎馬兩小時才能取到包裹的邊境村,如今日均處理郵件量突破80件。村村通郵、快遞進村,農產品“乘風”進城,電商“破土”興起,產業“滿血”激活……
近年來,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恰縣分公司(以下簡稱“烏恰縣郵政分公司”)化身“鄉村蝶變推手”,持續推廣“郵快合作”,精心布局“郵樂購”等電商服務平臺,全力打造“一站多能”寄遞綜合便民服務站點,讓郵路延伸至田間地頭,打通郵件寄遞進村、農產品外銷的“最后一公里”。
破局之路: 從“物流末梢”到三級網絡
“那時候取包裹,騎在馬背上,一路顛簸,來回得耗兩小時。要是趕上大雪封山,眼巴巴等一個月,包裹還不一定能到。”說起往日取包裹的艱辛,木薩直搖頭。
吉根鄉距縣城120公里,四周雪山巍峨聳立,山間溝壑縱橫交錯。中國最西端的標志性地點——新疆西極石碑,就“站”在吉根鄉的斯木哈納村,這里曾是新疆的“物流末梢”。
2017年前,吉根鄉的郵件寄遞業務只能“止步”于鄉政府,斯木哈納村的村民想取郵件,要么徒步跋涉,要么騎馬前行。網購興起后,村民雖能在網上“逛”得不亦樂乎,選中心儀商品,可村里沒有郵政快遞服務點,只能把收件地址填到鄉鎮。取一趟郵件,大半天時間沒了,路費還得花不少。
斯木哈納村的變遷,始于全國政協委員阿衣木沙·托合塔洪的一次調研。2022年,當她看到村民吐爾洪·麥麥提因郵件寄遞業務滯后導致干果發霉時,在全國兩會上提交了《關于構建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的提案》。這一提案迅速轉化為新疆快遞進村工程的實踐——烏恰縣郵政分公司用三個月時間,在全縣35個建制村建成“一站多能”服務站點。
為攻克當地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難題,烏恰縣郵政分公司迅速行動,把全覆蓋建設村級郵政快遞服務站當作首要“戰役”。工作人員挨家挨戶了解村民需求,積極與斯木哈納村村委會溝通協商,克服地形復雜、資金短缺等重重困難,終于在村委會設立了郵政快遞服務站,實現郵件寄遞業務進村全覆蓋。
目前,全縣11個鄉鎮35個村實現郵件寄遞業務進村全覆蓋。2024年,烏恰縣郵政分公司郵件進村業務量突破33萬件,較工程啟動前增長近10倍。
這一突破背后,是新疆郵政系統“縣分撥、鄉中轉、村服務”的立體網絡布局。在烏恰縣郵政分公司的分撥中心,智能化分揀設備每小時可處理3600件包裹,較傳統模式提升15%效率。依托“客運+貨運+郵政”融合發展模式,全縣200余輛農村客運班車化身“流動快遞車”,將郵件運輸成本降低57%。
產業蝶變:從特產藏深閨到電商連萬家
7月4日9時,烏恰縣郵政分公司吉根鄉郵政所郵遞員伊熱斯比·圖爾迪馬麥提握緊方向盤,駕駛著電動車從鄉政府駛向斯木哈納村。
翻開她的工作日志,一組組數據令人驚嘆:2024年,日均處理郵件量突破80件,雙“十一”高峰期單日配送量更是高達217件!
烏恰縣郵政分公司負責人賈風光介紹:“為了給村民提供更好服務,我們把投遞頻次從每周三班增加到每周六班。同時,對鄉鎮網點攬投工作人員和村委會指定的郵件接收人員開展全方位培訓,就是要確保郵件能又快又準、安全送到村民手中。”
曾經,物流不暢就像一堵“無形的墻”,不僅擋住了山外的商品,還把柯爾克孜羊肉、高原櫻桃、手工毛氈等當地特產“困”在深山——沒有郵件寄遞業務,這些特色農產品只能在周邊小范圍售賣,價格被壓得很低,牧民守著“金山銀山”卻致不了富。
如今,烏恰縣內的郵政快遞服務站熱鬧非凡,每天進進出出的郵件包裹,像跳動的音符,奏響鄉村發展的新樂章。這里不再只是收發郵件的地方,更成了信息交流的“大平臺”、經濟發展的“強紐帶”。村民們通過郵件寄遞業務,與外界緊密相連,新觀念、新技術不斷涌入,為村莊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烏恰縣郵政分公司依托自有電商平臺“郵樂購”,高原雪菊、阿魏菇等特色農產品通過直播電商銷往全國,實現農產品銷售38萬余元,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村民們通過“快遞+電商”,不僅錢包鼓了,農產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也大大提升。
這一轉變得益于新疆郵政打造的“寄遞+電商+農特產品”模式,烏恰縣蘇打源牧業有限責任公司等與烏恰縣郵政分公司聯手,通過郵政“極速鮮”業務,把“托云蘇打羊”等特色農產品送到了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等10個城市,2024年銷售額同比增長210%。
該公司總經理王靖斌開心地說:“和烏恰縣郵政分公司合作后,訂單像雪花一樣飛來,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目標正一步步實現。現在,我們已經和村里30多戶村民簽了長期合作協議。”
未來圖景:西陲站上開放前沿
站在斯木哈納村的西極石碑旁,印著“中國郵政”標識的綠色貨車正駛向喀什徠寧國際機場。機艙內,柯爾克孜羊肉與跨境電商包裹并排而立。
在托云鄉托云村,村民米滿江·買買提的柯爾克孜羊肉通過郵政“極速鮮”航空直郵,最快72小時即可抵達上海市場,價格比在當地銷售高出不少。2024年,他通過電商平臺銷售101只羊,銷售額突破7萬元。
按照《自治區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行動方案(2024—2025年)》,新疆正加速推進“一村一站”建設,計劃到2025年實現村級服務站全覆蓋。在克州,當地郵政部門正與農業農村局合作,探索“快遞+冷鏈+溯源”模式,延長了牦牛肉、沙棘汁等特色農產品的保鮮期。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郵政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鄭黎明表示,接下來,將加強與農業、電商等產業聯動,探索“快遞+農業”“快遞+電商”等發展新模式,促進快遞物流與鄉村產業協同發展,鼓勵快遞企業與鄉村合作社、家庭農場建立長期合作,為農產品銷售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