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宜興郵政牽頭組建云倉,無論是生產場地還是生產設備,我們都達不到現在的規模。”日前,在江蘇省宜興市丁蜀鎮陶淵村,一家入駐武穆云倉紫砂產業基地的企業負責人感慨道,“郵政還根據我們的需求,持續優化運行方式和服務模式,幫助我們騰出更多精力發展產業、實現銷量翻番。”
宜興市可考證的制陶史長達7000多年,現有6個紫砂專業村、4萬多名紫砂制作者和6萬多名產業配套人員,紫砂陶制品年銷售額超百億元。近年來,當地紫砂生產企業和銷售企業紛紛擁抱傳統電商或直播電商等線上平臺,2024年的紫砂寄遞量超3900萬件。
注漿、脫模、修坯、燒制……在武穆云倉紫砂產業基地的一個生產車間,流水線工人各司其職,熟練地制作紫砂陶盆。在相隔不遠的倉儲打包區,熱銷款陶盆正被幾名工人集中包裝、貼單,隨后一個接一個“搭乘”分揀線,歷經掃描、分揀后進入郵車車廂。每天,從這個基地發出的紫砂陶制品超萬件。
作為宜興市郵政分公司牽頭打造的產業集群共享倉項目,武穆云倉紫砂產業基地是郵政企業組織地方產業集群集約化發展的創新實踐:通過倉儲集約化模式,將商戶的分散倉儲需求整合至統一共享倉,實現貨品集中管理,進而實現快遞服務直接嵌入企業倉儲環節,省去中間轉運環節。貨物可從共享倉直發省級轉運中心,減少物流中間環節的耗時,大幅縮短物流鏈路。同時,集中發運模式幫助中小型企業共享規模化運輸資源,助力企業輕裝上陣。
“紫砂陶盆吸濕性好、透氣性強,是盆栽花木室內陳列和培植的優選產品。”基地內的一位主播正在推介紫砂陶盆,其日均銷售量超200單,全部由基地代發。
通過統籌資源整合、運營管理、物流配送、售后客服、產業升級,基地創新打造“倉播”新業態,主動引流造包,幫助中小商戶突破資源限制——降低庫存壓力,無需自建倉儲,客戶下單后由郵政企業直接完成揀貨、包裝、發貨,實現“零庫存”輕運營。同時,共享倉整合多種紫砂產品資源,中小商戶可共享SKU庫,快速擴充產品線,增加線上品類,提升銷量,有效實現了長尾品類拓展。
產業集群共享倉項目運營兩年多來,宜興市分公司已為基地引入客戶超20家,打造各大平臺直播間26個,幫助入駐企業拓展產品品類超千類,線上銷售規模擴大至原來的2.5倍。今年以來,該基地已實現日均發件量達1.5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