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充滿溫情與不舍的歡送儀式在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縣雅水鎮硐房村舉行,村民自發為即將離任的駐村“第一書記”王得圳送行,用最質樸的方式表達感激。
2023年5月,受黔南州郵政分公司黨委的信任與委派,福泉市郵政分公司郵務部主任王得圳踏上了硐房村這片土地,開啟了“第一書記”之旅。此后的700多個日日夜夜,王得圳的身影穿梭在村子的每個角落。走家串戶調研村情,認真細致進行收入核算,一心謀劃發展村集體經濟,嚴謹負責地開展低保核查,耐心幫助村民進行養老認證……每一項工作,王得圳都投入全部心血,用實際行動助力山村發生巨變。
兩年來,王得圳積極奔走于各單位,為硐房村的發展協調資金。硐房村翁平組的通組道路曾是村民的“心病”,崎嶇泥濘的道路不僅導致出行困難重重,更嚴重制約著農業生產。王得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后多方協調27萬元資金,建成1.6公里的硬化道路,徹底打通了翁平組農業產業發展和村民生活需求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每年在6月1日兒童節這天,村里的留守兒童總會收到王得圳送來的文具和體育用品,這些充滿溫暖和愛的禮物讓孩子們愛不釋手。為解決村里農特產品的存儲和交易難題,王得圳又協調40萬元資金,修建完善硐房村農特產品倉儲交易中心。每當村民遇到困難,王得圳總是第一時間伸出援手,送去各類物資,用點滴關懷溫暖著村民的心。
進入5月,硐房村開始了禾苗的第二次移栽。每年春耕,村里有的農戶家里缺少勞動力。王得圳就號召全體駐村干部、村干部及黨員參與到勞動中,以實際行動助農生產。栽秧現場,大家挽起袖子、卷起褲腿,與村民并肩作戰。他們分工明確,有的拉線、有的運秧、有的栽秧,大家手里有活、臉上有笑、揮汗如雨,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雖然身體很疲憊,但看到一排排嫩綠秧苗整齊劃一、迎風挺立,在陽光的照射下充滿生機活力,大家仿佛看到秋天豐收的景象。
畫面轉回溫情滿滿的歡送儀式,村民將一面寫有“駐村傾力辦事實 心系百姓暖民心”的錦旗,鄭重地交到王得圳手中。這錦旗是對他兩年來辛勤幫扶的高度概括,是對他切實為群眾排憂解難、帶領大家共同致富的高度認可,更是對他不舍情誼的深情表達。
“王書記為我們修路、送米、送棉被,我都記在心里”“王書記,?;丶铱纯础薄l親們緊緊拉著王得圳的手,一句句樸實的話語,飽含著無盡的感激與牽掛。王得圳動情地說:“駐村經歷是我人生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雖然即將離開駐村崗位,但我永遠是硐房村的一員,會一如既往關注和支持硐房村的發展。相信硐房村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
從駐村“戰場”到新的工作崗位,王得圳卸下的是駐村“戎裝”,擔起的是振興“新責”。王得圳的故事,是無數郵政駐村工作者的縮影,他們用青春和汗水,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書寫著動人篇章,也激勵著更多人投身到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為鄉村的美好未來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