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南才 葛軍 張冰清 周慶水 張永基 劉炎 胡煒
先進是引領方向的標桿,榜樣是催人奮進的力量。在7月1日召開的“榜樣展擔當,奮進新征程”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先進模范事跡報告會上,7位來自郵政不同板塊、不同崗位的杰出代表,用質樸的語言、真摯的情感、生動的事例,深情講述了在各自崗位上創造優異業績的奮斗歷程。他們的事跡生動詮釋了偉大出自平凡,可學可鑒;他們的精神閃耀著時代光芒,可追可及。讓我們學習弘揚他們身上“忠誠、激情、奉獻、擔當、拼搏”的優秀精神品格,持續激發干事創業的精氣神,為推動全年各項工作任務圓滿完成,奮力開創中國郵政高質量發展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云端信使——云南省怒江州郵政分公司瀘水市稱桿鄉郵政所所長 桑南才
我是鄉親們口中的“托厄哈扒”,也就是傈僳語的“送信人”。
再次回想起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的場景,我依然很激動。從習近平總書記手中接過獎章和證書,我覺得渾身都充滿了力量,也更堅定了立足本職建設好家鄉、服務好人民群眾的信心。
瀘水市稱桿鄉很多村寨都位于高黎貢山和碧羅雪山的深處。我出生在這里,清楚地知道各族鄉親們對走出大山的渴望、對過上好日子的向往。所以,把山里的老百姓和山外的廣闊天地連起來,這件事我一干就是37年。
過去的郵路難走,雨天一身泥,晴天滿身灰,跑完一趟需要6天。2012年通了公路后,我騎上了第一輛摩托車,但雨季的泥石流、塌方、滾石依然讓投遞之路充滿艱險。我右手手指就是在送件途中被落石砸掉了一小截。那天,我包扎好傷口后,又忍痛走了幾個小時的山路,將郵件一一完好地送到了收件人手中,可手指卻再也接不上了。我告訴自己,手指可以斷,但郵路不能斷,再苦再難也要堅持走到底!
對于很多我們那里的少數民族群眾而言,投遞員是與外界溝通的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橋梁。我曾通過一封地址不詳的來信,幫助大山深處的老人找到失聯多年的女兒,讓他們一家團圓;也曾冒雨走了一路,連夜投遞高考錄取通知書,讓年輕學子圓了奮斗夢想、找到人生方向……這一路上,信比天大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講不完。
我是黨員,老百姓十分信任我,有什么事都找我幫忙,親得就像一家人。我是大家的“義務采購員”,也是村里的“政策宣傳員”,只要是對村民有用的,我都積極學習,講給他們聽,老鄉們都說我是“黨派來的親人”。去年,參加完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回來,鄉親們都爭相拉著我的手不松開。他們說,看到總書記給我頒獎、和我握手了,感謝黨對少數民族群眾的關懷!
近年來,家鄉的邊寨郵路從“鳥路鼠道”變成“天塹通途”,郵政服務也讓百姓的生活更加便利、越過越好。過去,我投遞信件、報刊多。如今,我不僅把更多的網購商品送進村,還幫著鄉親們把大山里的好東西帶進城、銷出去,從本地集市的“撮堆賣”變成電商平臺上的“精品賣”,讓千家萬戶生產的小農品對接全國大市場。我還拿出自己的15萬元積蓄,幫助老鄉楊趙才通過搞運輸和養殖實現了脫貧,成為村里的致富帶頭人。
最近,云南郵政被列入集團公司“高原抵邊村+鄉村振興”場景試點飛行單位,稱桿鄉成為省內試飛對象。我報名參加了無人機飛行培訓,力爭早日成為一名超視距中型無人機飛手,更好地為家鄉服務。
37年,從“小桑”到“桑叔”,老百姓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他們。郵路是我的魂,我只有繼續走在郵路上,魂才算守住了。在我心里,腳下這條邊寨郵路,就是傳遞黨的聲音的連心路,就是增進民族團結的同心路,就是通向人民美好生活的幸福路。
這條路,我要一直走下去!
天路鴻雁——青海省格爾木市郵政分公司投遞員 葛軍
格唐郵路,是世界上距離最長、海拔最高的鄉鎮郵路,被稱為“鴻雁天路”。這條郵路,我已往返500余次,總行程突破了50萬公里,相當于環繞赤道超過12圈。
對于當地軍民而言,這條郵路不光是物資供給線,還是聯通外界的信息線。我是郵件的傳遞者,更是溝通外界與這片雪域高原的使者。每次看到我,堅守在昆侖山上的戰士們都特別開心,因為我給他們帶來了遠方的思念;在可可西里無人區工作的科研工作者們則感慨綠色郵車是他們的慰藉,說我“是一種希望”。
面對期盼,十幾年來,我與沙塵暴賽跑,與風霜雨雪抗爭,與高海拔較勁,把一份份溫暖的牽掛送到軍民手中,從沒有耽誤。哪怕只有一封信,也要及時送到。記得有一次,一位藏族老奶奶顫抖著從我手中接過她兒子從拉薩寄來的唐卡,淚水浸透了包裹紙。她說,孩子在拉薩生活多年,一直沒有回家。她日日夜夜都在想念他,這件唐卡就像兒子在她身邊一樣。這樣的場景讓我感動,也更加體會到了高原藏區郵政普遍服務的意義所在。
郵路上,我曾經歷一次次險境——郵車被困在暴雪中,車輪深陷冰窟;山路塌方,獨自撬動滾石開路;趕上沙塵暴,只能摸索前行,方向盤握得再緊,車還是像浪里小船一樣搖擺。有一次,郵車發動機在無人區突發故障,我蜷縮在車底下,硬是修理了3小時才讓汽車重新轟鳴,起身后整個人已虛脫到極致。
那條150級的“天梯”,我已記不得爬過多少次。這里海拔4000多米,別說扛著郵包,就是空手徒步都相當于在平原地區負重30斤。有一回,我在攀爬中突然暫時性缺氧,產生了短時暈厥,眼睛一下子看不見了。為了避免墜落懸崖,我下意識趕緊靠住欄桿,用手緊緊抓牢郵袋,緩了一會兒才恢復,又繼續慢慢往上爬,剛爬到上面就癱坐在地上。
戰士們最了解我十幾年的付出。我記得2020年農歷新年前夕,我給新兵戰士送郵件,沒想到卻收到了一份驚喜。那天,戰士們自發在天梯列隊,向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那一個個軍禮讓我很自豪,我覺得那是對中國郵政的禮贊!
從投遞郵件到捎帶物資,從宣傳黨的惠農政策到助銷當地特色農品,十幾年來,我迎風冒雪,架起溝通內地與青藏高原偏遠農牧區的橋梁,也與沿線軍民結下了深深的情誼。戰士叫我“葛班長”,農牧民說我是“好朋友”,后來越來越多在郵路上得到過我救助的人,開始親切稱呼我為“葛大爺”。
其實,我今年還不到50歲,并不算老。因為長期在郵路上2300多米的海拔落差間來回奔走,我的嘴唇發紫,頭發早白,牙齒嚴重松動脫落,所以看起來比同齡人要蒼老得多。
上高原,穿雪域,蒼茫天路之上,我和我的郵車如同一個流動的郵局,傳遞著黨的聲音,播撒著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陽光,承載著郵路沿線軍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抹郵政綠,已成為藏區民眾熱切的新期盼。
我愿永做鴻雁,飛翔在天路之上!
溫情信貸人——郵儲銀行河南省許昌市襄城縣支行貸后管理員 張冰清
說起金融為民,我的腦海中便會浮現出自己發放第一筆貸款時的情景。那源于一個“特殊”的申請——一位農戶需要5000元購買種子和化肥。
這筆貸款金額小、手續繁,收益甚至抵不上一趟路費。但當我走進客戶家低矮的土坯房,看到墻上貼滿孩子的獎狀,聽到他說“等這季收成好了,我就給孩子報個她喜歡的特長班”時,我忽然明白:信貸工作的意義,不在于數字的大小,而在于能否托起一個家庭的春天。
收到貸款到賬短信后,客戶特意走了十里路到縣城,只為讓我嘗嘗他自家種的花生。我推辭不過,便偷偷在他貸款合同里塞了50元錢。花生的香,我至今難忘。后來我才知道,他特意選了最大最飽滿的花生,炒了3遍,生怕不脆。
這些年,我見證了很多郵儲銀行金融“活水”澆灌出生活希望的例子。
在2017年夏天的一場暴雨中,傍晚,我和同事開車前往一位客戶的養殖場,雨刮器開到最大也看不清前面的路,通往村里的土路成了泥漿河,車輛根本無法前行。我們便深一腳淺一腳地步行前往。當我們滿身泥漿出現在養殖場時,客戶先是一愣,隨即就紅了眼圈,感動地說:“你們郵儲銀行的人,是真正把客戶放在心尖上啊!”那天,我忙了一夜,次日一早,30萬元貸款就打到了客戶的賬戶上。
在信貸崗位上,我始終繃緊兩根弦:一根是風險防控的“警戒線”,一根是人文關懷的“溫度線”。我堅信,信貸員的筆,既能“寫”下可能的風險,更能“畫”出破局的路。
客戶因貨品積壓無法按時還款,我沒有選擇直接催繳,而是選擇與同事一起幫他找銷路,并向上級行申請重新制定分期還款計劃,解其燃眉之急。得知客戶家人腦梗住院、影響還款能力,我一邊安慰客戶,一邊主動幫他申請了貸款展期,助他渡過難關。
干信貸,加班加點是常態。兒子9個月大時,肺炎高燒住院,他的病床成了我的辦公桌。父親因直腸病變入院手術,我在單位和醫院間來回奔波,晚上就蜷縮在陪護床上處理業務。無論什么時候,只要客戶打來電話,我隨叫隨到。
有人問我:“信貸工作這么瑣碎、辛苦,你圖什么?”我想,我圖的是以真心傳遞溫情,讓每一筆貸款都成為照亮人生的光。
頂烈日、伴寒風,這些年,我走遍了襄城縣16個鄉鎮的448個村落,從父母口中的“白凈閨女”,變成了農戶口中的“泥人經理”。每次下鄉,總有人遠遠就喊:“張經理,來家里喝口水!”那聲音,比任何業績獎勵都讓我滿足。每當看到農戶們用上了嶄新的收割機,從“面朝黃土”轉變為“機械化種植”;小微企業主們擴建了明亮的廠房,從“夫妻店”成長為“規上企業”;創業者們開了第一家夢想中的小店,從“打工仔”變身成“小老板”,我打心眼里替他們開心。
“進步,與您同步”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郵儲信貸員用雙腳寫下的承諾、踐行的初心。未來,我將繼續用溫情托舉希望、用專業護航夢想,堅守金融為民本色,讓郵儲銀行的金融“活水”澆開更多更艷的幸福花!
鐵鋒耕耘者——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鐵鋒區郵政分公司副總經理 周慶水
1996年,我成了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梅里斯達斡爾族區郵電局的一名營業員。人民郵政為人民,正是這份職業榮耀、百姓信任,滋養了我越來越強的責任心。
記得那時候,齊齊哈爾的冬天特別冷,零下30多攝氏度的清晨,我總是一路小跑趕到單位,哈著白氣打開營業廳的大門,趕在客戶到來之前將營業廳里外打掃干凈。提前到崗的習慣,我一直堅持到今天。無論酷暑嚴寒,還是刮風下雨,我每天都是第一個到單位,做好工作準備;不管是在基層一線,還是在管理崗位,下班時我總是最后一個離開,把工作做完、各環節檢查停當才走。
擔任梅里斯區分公司經營部兼營業所負責人后,為發展儲蓄業務,我撲下身子一個客戶一個客戶地跑,每年都會拓展近千萬元的儲蓄存款。成為區分公司副總經理時,正值電商興起,每天下班后,我都會到網點幫攬投員一起分揀、打包、裝車,經常忙到深夜。平時,我會經常帶領員工深入田間地頭宣傳郵政業務。疫情防控期間,我更是連續工作400多天,在堅守一線中高效完成了各項任務,成為大家口中的“拼命三郎”。
2017年至2021年,我主管梅里斯區分公司業務經營后,分公司業務收入由原來的1191.1萬元增長至1794.46萬元,增幅達50.66%,列全市郵政首位。
我現在所在的鐵鋒區是老工業基地,部分區域活力不足,郵政市場開發空間受限,網點客源基礎相對薄弱。破解問題挑戰、推動業務發展拿下多個全市郵政第一,我的解決方案依然是“做離戰場最近的人”!
調任這里的第二天,我就開始下網點了解情況,記錄員工狀態、了解客戶需求、梳理整改方案,筆記本上很快就記滿了每個網點的特點。全區12個網點像12顆星星,我要讓每一顆都亮起來。同事們都說:“哪有你這么當領導的?沒在辦公室待過。”可我知道,只有雙腳沾滿基層的泥土,才能制定出最接地氣的戰術。
2024年,面對省分公司下發的金融跨年度營銷活動方案,我帶著網點負責人、金融專業骨干集思廣益、制定舉措。掛圖標記、實地走訪、數據分析、客戶畫像,隨著一張張客戶信息翔實的清單新鮮出爐,“異業聯盟+郵社區”雙輪趨動,給客戶實惠、為商家引流、助郵政拓市的“三贏”思路逐漸成型。那段時間,我帶領團隊開啟了“掃街式”營銷攻堅,微信步數每天都突破3萬步。最終,我們與當地牙科醫院、加油站等13家優質企業建立了“異業聯盟”合作關系,累計獲得新客源1300余人,獲得新資金5800萬元,銷售理財產品3200萬元。
從青澀的“郵政青年”,到兩鬢染霜的“管理老兵”,近30年摸爬滾打,在我的職業生涯里,“干”字是永恒的主題。在經營一線,我踏實肯干;成為管理者,我真抓實干。未來,我將繼續干在前列、干出成效,做“干”字當頭的示范者、起而行之的行動派,以擔當作為詮釋初心使命,用不懈奮斗續寫郵政榮光!
市場“永”先鋒——河北省滄州市郵政分公司城區寄遞事業部市場部經理 張永基
我是一個郵政隊伍中的“95后”。
有人說我們這代人是“蜜罐里泡大的”,但我不認同,我要用實際行動來證明:我們是能吃苦、肯奮斗、敢擔當的新青年!
2013年剛入職滄州郵政時,我干攬投。一輛三輪車、一張地圖、一個文件兜,就是我闖蕩街巷的全部。
路線不熟、效率低下,我就用休息時間一遍遍地走、一幅幅地畫!晨光中勾勒街巷脈絡,烈日下熟悉社區布局,標注準確地址,記錄客戶投遞需求。最終,憑著一股子韌勁,我硬是將負責的服務區域制成了100多張手繪地圖,把每一條街道、每一個門牌都深深印刻在腦海里。
做攬投,我沒喊過累。待投的藥,老人急用,看到電梯檢修,我一口氣爬上23層樓,交到收件人手里。“雙11”郵件多,我每天6點就到單位開干,最多時一天投5頻,回家已是深夜。每次面對客戶的感激,我都覺得自己的工作有價值,渾身充滿力量。
練本領,我沒止過步。為了在技能大賽中取得好成績、給企業爭光,我一個動作每天練習上千次,有時一天只睡4個小時,日復一日打磨技能。這些年來,通過不懈努力,我先后獲得全國交通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數十項榮譽。
從攬投小哥到市場經理,我把“投遞圖”換成了“作戰圖”,一頭扎進了市場。同業能做到的,我們也能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依托青年創新工作室,我帶領大家主動對標對表,聚焦攬投效能提升、同城配送降本、跨界服務增收全面發力,運用“五知”工具,深入了解客戶需求,大膽啃硬骨頭,爭大項目,闖新天地!
崔兒莊是全國最大的紅棗交易市場。這里快遞競爭的白熱化程度超乎想象。搶市場,拿著宣傳單“掃街”效率低,同質競爭打價格戰更是下下策。
當時,我們鎖定的市場內兩家頭部電商客戶,已被競品用其他快遞難以企及的低價拿下了80%的寄遞業務量,逆風翻盤的難度極大。
怎么辦,放棄嗎?
不可能!這個項目就算是鐵板一塊,我也要鑿開一個洞,讓它透出光來!
不拼價格拼服務。我們發揮郵政專線直達的優勢,讓核心區域速度比競品更快;安排服務專班即時響應,讓全程服務比競品更好。正當我們逐漸贏得客戶信任時,已有所察覺的競品試圖進一步降低價格來應對,但已很難再做出大幅讓步。而我們在服務上又繼續加碼,確保客戶出貨3小時內完成清場轉運。最終,憑借差異化優勢,我們成功打破了低價壟斷的壁壘,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這件事也讓我更加堅信:沒有不能成的事,只有不作為的人!
郵政寄遞是中國郵政作為行業“國家隊”的旗幟,也是中國郵政向社會彰顯企業形象的大旗。未來,我將繼續用奮勇前行的步伐、創新拼搏的汗水、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團隊成員一起,為讓這面旗幟高高飄揚努力貢獻青春力量!
金融踐行者——郵儲銀行山東省分行營業部總經理 劉炎
2024年4月,我第一次踏入郵儲銀行山東省分行營業部這個剛剛成立不久的機構。如何帶領這個平均年齡只有36歲的團隊,扛起“服務戰略客戶的主陣地”和“省會城市第二增長極”的重任,曾讓“85后”的我思索了許久。
這一年多的時間,注定是一段難忘的經歷。我和團隊一起,用堅韌打破堅冰,用專業贏得信任,用實干開辟新天——2024年,營業部實現收入1.04億元,同比增長122.66%;人均創收470萬元、人均創利395萬元,均列省內兄弟行首位。截至今年5月,我們實現了5700萬元的利潤,同比增長197.37%。
沉甸甸的收獲背后,是一場場硬仗。開疆拓土的艱辛付出,只有經歷過才能真切感受。
水泥裹上褲腿,汗水打濕衣衫,新舊動能起步區的工地上,地表溫度接近40攝氏度。我和團隊成員拿著筆記本、扛著測量設備,走在剛修好的施工便道上,用最新的產業園數據,為后續貸款審批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目前,我們與起步區合作已涵蓋其所有的6個產業園,授信額度提升至60億元。
在長清農批市場建設期間,我和大家對濟南及周邊8家運營中的農批市場進行了深入調研,跑了整整兩周時間,找商戶、摸需求,聯合郵政板塊,把127頁的訪談記錄和痛點清單,轉化為“物流+資金流”的專項服務方案。郵銀協同的優勢讓客戶真心感慨:“你們比我還了解這個市場!”
服務省級預算單位有多難?今年我們運用“客戶清單靶向法”,對專項債名單中的山東開放大學發起了攻堅。
無數次被拒后,今年初,我們以問題解決者的身份,第一次敲開了學校的大門。面對對方給的來之不易的10分鐘交流時間,我直擊核心痛點,從省財政廳備案到中國人民銀行核準,一一陳述了解決方案。客戶越聽越投入,原定10分鐘的交流時間,最終在客戶不斷追問細節中延長到了1小時。
最后,客戶說道:“一個月內解決以上問題,咱們就合作。”承諾即是軍令狀。我們迅速行動起來,將辦公室搬到學校周邊,倒排工期到“小時級”,密切聯系財政廳和人行,精準解決系統、備案等問題;針對3月31日資金入賬的硬要求,我們對每一個痛點及環節進行逐項攻堅,最終保證了資金順利入賬。現在,開放大學的師生都親切地稱我們為“身邊的銀行”。
從金融支持國家戰略首戰破局,到全情助力民生工程協同制勝,再到精準服務機構客戶終有所獲,在一年多的奮斗過程中,我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最樸實的客戶營銷方法論,那就是:把腳印刻在現場,把資源串聯成鏈,把痛點變成靶心。
未來,我們將繼續做“腳下有泥”的實干者、“心中有光”的創新者、“肩上有責”的擔當者,在服務實體經濟的征程上奮楫前行,為書寫“五篇大文章”的郵儲答卷著墨添彩!
潁淮頭雁——安徽省阜陽市郵政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 胡煒
投身阜陽鄉村振興的廣闊舞臺,讓郵政所長與政府所期、百姓所盼同頻共振,一直是這幾年來我帶領團隊砥礪前行、奮楫爭先的不變追求。
記得我剛調到阜陽工作不久,一次到太和縣調研,看著大棚里長勢喜人的上海青,我問合作社負責人老趙:“聽說你們種上海青每畝一年收入能有2萬元?”老趙嘆了口氣說:“那是以前行情好的時候,現在銷售都成了問題,眼下這茬發往廣州的已經掉到兩毛五一斤了。”
當天,我就抓緊和縣分公司同志擬定了首場“上海青”社區團購方案,郵政以每斤1元的價格收購,考慮到運營成本,按照每斤1.5元的價格在太和縣網點開展社區團購,一周時間有近2000人參與,銷售“上海青”1.8萬余斤。這件事給我很大的觸動:農村需要郵政,農民需要郵政。而我們也有責任、有能力做到“應政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之需,盡郵政全力打造惠農服務生態圈之能”,用心用情做好服務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
回去后,我就牽頭召開市分公司黨委會,聚焦服務鄉村振興3大難題、10個細分課題,制定31項具體舉措,確立了阜陽郵政服務鄉村振興工作計劃。通過黨委管總、支部抓細、專班包片和網點落實,搭建市、縣、片、鄉四級服務鄉村振興機構體系,明確了目標任務和職責分工。
近年來,在我的帶領下,阜陽郵政惠農服務的金字招牌不斷煥發新的光彩。
農民心中有我們,農品滯銷就找郵政。
去年夏天,潁泉區錦湖村黨支部書記張杰焦急地找到我:“今年油桃產量大、熟得快,再賣不出去就全爛在地里了!”看著鄉親們愁苦的面容,我帶著城區分公司把黨支部會議開到了桃林里,之后又往返于合作社與商超之間20余次,最終打通了“社區團購+站點直供+食堂配送”的銷售鏈路,3天內銷售油桃3000斤。
政府心中有我們,暢通物流就找郵政。
2020年,阜南縣政府開發建設了鐵路糧食專用線物流園,但因前期與社會公司合作運營不當而被迫關閉。今年初,政府找到我,希望郵政能夠聯合鐵路部門,再度把物流園運營起來。5月,三方達成合作意向并成功舉辦簽約儀式。今后,通過公鐵聯運模式,阜陽及周邊地區的大宗糧食作物的物流成本預計可降低20%以上,每年能給郵政帶來3000萬元以上的物流收入。
客戶心中有我們,融資貸款就找郵政。
長官鎮牛交易市場是安徽省最大的肉牛集散中心。為了更深入地服務省分公司重點部署的“五徽”之一的“徽牛”產業,我多次深入實地調研,聯合郵儲銀行阜陽市分行在市場內開設了唯一的信貸業務窗口,以“現場咨詢受理+支局信貸沙龍”的模式,累計投放肉牛養殖類貸款4360萬元。
這幾年,我帶領團隊把“爭創一流”作為追求,不斷鑄牢郵政在農村市場的競爭優勢,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我們累計獲得政府資金、政策支持1242萬元。2024年,阜陽郵政年度績效考核列全省郵政第一,我們也是全省郵政唯一蟬聯七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的市級分公司。
能與團隊并肩奮斗,共同見證阜陽農村市場的變化,我倍感自豪。我將繼續擔當盡責、當好“頭雁”,帶領團隊不斷爭先進位、創先爭優,在阜陽的鄉村沃野間振翅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