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跨越黃河兩岸,北岸鄉村沃野,孕育出優質的綠色農產品;南岸社區街巷密布,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一直以來,鄉村的希望與城市的需求如同兩條平行線,渴望著交會融合。
自2024年11月以來,天橋區郵政分公司以濟南市委組織部“共富超市”建設要求為契機,循著鄉村發展的脈搏,從社區助農大集到網點實體經營,從線下物流配送到線上平臺運營,打通“共富超市”全鏈條服務,構建起連接農民與市民的橋梁,為地方特色農產品進城開啟綠色通道,走出了一條城鄉攜手、多方共贏的新路子,奏響了鄉村振興的動人樂章。
進入6月,山東省濟南市氣溫逐漸升高,市民紛紛趕早買菜。天橋區師范路郵政支局剛開門不久,這里新設的鄉村振興“共富超市”便迎來顧客。幾位熟識的阿姨結伴而來,報上姓名和訂單,工作人員麻利地從貨架上找出她們團購的貨品。“以前總愁買不到新鮮的菜,現在來郵局就可以買到現摘的,看這黃瓜多新鮮!”自從師范路支局有了“共富超市”,家住附近工人新村北村的李阿姨便成了這里的常客。而張阿姨則一邊手里提著蔬菜,一邊饒有興致地翻看新上架的綠豆、甜瓜:“聽說咱這兒新上的綠豆很不錯,夏天到了,我也來一袋。”
政企合作搭平臺
為落實濟南市委、市政府“萬人下鄉、千村提升”工程,天橋區啟動鄉村振興“共富超市”建設工作,匯聚駐村第一書記、企業團體、鄉村振興“三專員兩顧問”等幫扶力量,梳理出沃小番番茄、石磨面粉、膠東花餑餑、登峰肥牛等一批具有代表性、品質優良的特色農產品清單。為助力農產品進城,“共富超市”實行“源頭直銷、產品入社”聯動機制,以“線上組群團購+線下駐點推介”雙線運營模式,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第一書記助農大集、愛心集市三大載體,搭建起從田間地頭到市民餐桌的供應渠道。4月27日,天橋區鄉村振興“共富超市”入駐郵政網點掛牌儀式在師范路支局舉行,開啟了政企攜手助農惠民的新篇章。
今年,天橋區將“共富超市”列為15件民生實事之一,積極推進“共富超市”進社區、進機關、進企業、進商超、進網點,擴大“共富超市”服務覆蓋面和品牌影響力。借此東風,天橋區郵政分公司加快“共富超市”進網點的建設步伐,全面介入農產品供應鏈,進一步擴大在社區市場的影響力。
“我們在區委組織部的支持下,積極與當地街道辦、社區對接,依托郵政網點覆蓋廣、觸角深的優勢,攜手打造‘共富超市’。”天橋區分公司總經理李彥君說,以“共富超市”為窗口,本地生鮮果蔬、特色農產品可實現“一站直達”城市居民餐桌,既解決了農戶銷售渠道窄、運輸成本高的痛點,也為市民提供了選購新鮮優質農產品的便利。
“共富超市”搭建了城鄉供需對接新平臺,在助力農產品出村、豐富市民“菜籃子”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在‘共富超市’建設過程中,我們協調各方資源,完善共建體系,由區農業農村局、市場監督管理局、慈善總會從產品溯源、質量監督、資金監管等方面給予支撐;郵政企業則從農產品選品、線上平臺運營、線下物流配送等方面提供服務保障,是城鄉農產品供應鏈體系中的關鍵角色,也是我們可以依靠的重要力量。”天橋區委組織部劉姝辰介紹說,目前,全區“共富超市”已覆蓋30個社區,到年底將遍及45個社區,惠及10余萬人。
“橋有好品”解難題
“親愛的家人們,‘橋有好品’新一期開團了,歡迎大家到小程序上選購!”5月27日一大早,天橋區銅元局后街社區黨委書記楊曉琳在社區“共富超市”團購群里轉發了一條新消息。楊曉琳點開“橋有好品”小程序,黑玉米、黑小麥粉、土雞蛋、富硒平菇、西瓜、甜瓜、番茄、小磨香油等20余種當地特色農產品顯示在手機屏幕上。
銅元局后街社區是個老社區,也是天橋區最早試點“共富超市”的社區之一。最初,社區利用黨群活動中心組織農產品大集,集中展銷來自各村推薦的優質農產品。居民可以就近買到新鮮、綠色的農產品,反響特別好。之后,社區工作人員嘗試利用社區微信群,不定期組織農產品團購。“那時我們團購的農產品只有兩三種,都是人工整理訂單,既要對接合作社做好配貨,又要負責貨品配發和售后,耗費了我們很大精力。”聊起“共富超市”的初創之路,楊曉琳記憶猶新。
天橋郵政“共富超市”項目團隊的介入,讓楊曉琳從繁雜的團購事務中解脫出來,用她的話講就是“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我們專門為‘共富超市’項目開發了團購小程序‘橋有好品’,凡是被列入‘共富超市’產品清單的農產品都可以上架這個小程序。”天橋區分公司郵務部經理王成說,“各個社區只需轉發團購消息,后續訂單處理、商品配貨、物流配送、線下自提都由我們一攬子服務到底。”
“橋有好品”的上線成功開啟了農產品“云端”銷售的路徑,為“共富超市”的市場推廣與線上運營插上了強有力的翅膀,讓這項民生工程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既解決了農產品銷售難、進城難的問題,也為市民提供了更新鮮、更便捷的“菜籃子”。截至5月底,天橋郵政通過“橋有好品”組織社區團購15場,覆蓋28個社區,累計參與4000人次,實現農產品交易額20萬元。
場景服務育生態
“張大媽,這是您團購的有機蔬菜,請拿好!今天下午3點,我們支局組織迎端午客戶聯誼會,還準備了節目,歡迎您準時參加!”5月30日上午,在工人新村北東社區黨群活動中心內,師范路支局經理張玲與社區服務志愿者一起忙著為居民派發團購的農產品。墻上懸掛著“端午節防電信詐騙”宣傳橫幅,兩名郵政工作人員正在向居民介紹防騙反詐技巧,并引導“新人”掃碼加入金融客戶群。
“共富超市”為農產品進社區搭建了穩定的銷售渠道。天橋郵政則以農產品供應鏈服務為契機,找到了開發社區市場的金鑰匙。“以往,很多社區都實行封閉式管理,郵政想進社區開展業務宣傳、營銷活動是很難的。但自從開展‘共富超市’建設以來,我們與社區黨組織的聯系日益密切。我們利用配送農產品的機會,進社區開展業務宣傳,吸引新客戶入群,進而通過線下產說會、金融沙龍、客戶聯誼會等形式,實現客戶轉化,深挖金融業務潛在產能。不僅如此,我們還主動聯系社區黨組織,共同開展報刊訂閱、圖書展銷、舊衣回收等文化、公益活動。”在天橋區分公司副總經理周偉看來,“共富超市”正在為郵政打造一種居民歡迎、社區滿意、企業獲益的多方共贏的良好經營生態。
據了解,僅5月,天橋郵政就組織進社區活動8場,拉“新人”入群156人,發展83戶白名單客戶,新增AUM 126萬元。
如今,“共富超市”的品牌影響力越來越大,成為許多市民的“心頭好”,大家每周都盼望著新品上架、新團開訂。天橋郵政發揮業務協同優勢,不斷加強與“共富超市”的聯營。天橋區分公司金融部、郵務部成立“優惠購”項目組,從“共富超市”產品清單中篩選出部分精品,豐富網點“優惠購”商品的選項,并以自提方式引流客戶;通過視頻號、廳堂小黑板等途徑傳播“優惠購”信息,增加廳堂訪客量。選取師范路、成豐橋、三孔橋3個支局作為試點標桿網點,布置“共富超市”展銷柜,宣傳本地特色農產品。1—5月,天橋郵政累計開展“優惠購”776次,開發新客戶267戶,疊加辦理綠卡142張,新增AUM1098萬元。
“共富超市”一頭牽掛著農民,一頭心系著市民,在鄉村與城市之間架起“共富之橋”。“我們將繼續發揮平臺資源和協同服務優勢,做好營銷推廣、運營管理和服務支撐,助力‘共富超市’發展壯大。同時,積極推動‘天橋模式’在全市其他縣(區)分公司的推廣,在合作領域、合作模式上不斷拓展創新,努力打造政企合作服務鄉村振興的樣板,不斷解鎖更加多元、更深層次的城鄉共富密碼。”濟南市郵政分公司副總經理鄭永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