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水鎮支行員工身著土家族傳統服飾為客戶服務。
今年初,郵儲銀行重慶分行結合當地民族文化特色對濯水鎮支行進行升級改造,著力打造民族特色支行,向客戶展示古鎮風情。近日,在濯水鎮的吊腳樓群旁,一個以土家族風情為底色、以金融惠民為內核的全新網點正式亮相。這里不僅是金融服務的窗口,更是文化傳承的載體、鄉村振興的引擎。
在青石板街的盡頭,陽光斜斜地灑在濯水鎮支行裝飾的“西蘭卡普”花紋上,赭紅與靛藍交織的花紋與遠處風雨廊橋的飛檐翹角遙相呼應。走進支行,濃郁的民族風情撲面而來?!澳崦珊茫茫?!”身著土家族傳統服飾的郵儲員工用方言向客戶問好。
在網點升級改造中,重慶分行充分結合地區民族文化特色,精心打造了一個功能與美學兼具的服務空間。該分行根據客戶需求和業務流程,對網點功能進行科學布局,不僅確保了開放性與通透感,便于客戶自由流動與體驗,還巧妙地設置了私密區域,有效保護客戶的隱私保密需求。同時,在營業大廳和網點外立面區域增加具有民族特色、古鎮特色、地方特色的裝飾物和展臺,向客戶展示古鎮風情和民族特色。
網點在細節之處也盡顯人文關懷:從輔助行動的輪椅、貼心提供的老花鏡,到應對突發狀況的急救箱、等候區的充電插座和雨傘等一應俱全,確保客戶需求能得到及時滿足。同時,還配備土家語、苗語服務專員,解決少數民族群眾語言溝通難題;設立“郵愛驛站”,為戶外勞動者提供一個休憩之所,提升網點社會服務功能。
除了硬件設施的升級,該支行在服務內容上也不斷創新,切實守護群眾的“錢袋子”?!耙墙拥胶澳戕D賬的‘鎮長’電話,莫慌!先來銀行問哈(一下)!”在濯水鎮支行營業大廳內,周邊群眾聚在一起,聽著土家族專員用方言演繹反詐情景劇,詼諧的講解引得滿堂大笑,這是該支行常態化開展的防詐騙知識講座上的一幕。將暖心服務與消費者權益保護相結合,濯水鎮支行通過創新服務模式、深化消保宣教,切實守護群眾“錢袋子”,筑牢金融安全防線,為構建和諧、健康的金融環境貢獻郵儲力量。
重慶分行不僅在網點打造上發力,也充分將其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中。該分行聯合濯水鎮政府、重慶銀聯及重慶旅投集團,結合濯水古鎮本地特色“西蘭卡普”花紋,制作包含“郵惠付”、數字人民幣、云閃付等元素的吊旗、景區引導牌等,并在濯水古鎮商戶經營場所進行統一布放。同時,該分行在當地大力打造“樣板信用鎮”,申請評定濯水鎮為“信用鎮”,濯水、雙龍等9個行政村為“信用村”,促進改善農村區域信用環境、統籌農村經濟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此外,重慶分行依托總行“郵惠付”系統和分行各項政策,在武陵山區打造多個具有代表性的移動支付應用場景,為1000余戶商戶提供金融服務。目前,重慶分行為黔江濯水古鎮200余戶商戶提供賬戶結算服務、“郵惠付”收單業務、數字人民幣收款功能等,今年以來,實現移動支付12.5萬筆,帶動當地消費超千萬元。
青石板街上,風雨廊橋旁,重慶分行正以金融筆墨續寫古鎮新篇章。當土家山歌遇上移動支付,當吊腳樓里“長”出“智能柜臺”,這座武陵山區的金融驛站,正在演繹傳統與現代共生的鄉村振興新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