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蔬菜之鄉”山東省壽光市領豐種植基地內,工作人員正忙著將三彩小番茄、水果黃瓜等新鮮農產品裝入“郵政農品·濰坊甄選”特制包裝箱,依托郵政綠色通道直達千家萬戶餐桌。作為濰坊市郵政分公司重點打造的總部級標桿項目,壽光蔬菜項目2024年累計帶動農產品銷售達6188萬元。
壟道間,濰坊市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史付貴正穿行其中。履職近兩年,仍清晰記得2023年6月19日,履新僅5日的他,在智能溫控大棚前,向隨行人員道出了對郵政服務鄉村振興工作的思考:“濰坊是全國農業產業化發源地,產業振興是驅動鄉村振興、助力農民致富的關鍵,郵政的資源稟賦優勢與政府推動智慧科技賦能產業發展、提升物流現代化水平、推廣地域特色農產品等方面的需求高度契合。我們必須聚焦政府所需、郵政所長、百姓所盼,找準著力點,主動為政府分憂、為農民解困,與地方政府鄉村振興重點任務同頻共振,才能在服務鄉村振興工作中大有作為。”
胸有振興藍圖,腳踩實踐熱土。正是基于史付貴當時的大膽構想,才有今日郵政穿梭于濰坊鄉間阡陌、將“服務下鄉”升級為“振興引擎”收獲的累累碩果。這一切,還要從那一場“風箏之約”講起。
2023年9月,在史付貴的推動下,濰坊市委主要領導參加《風箏(三)》特種郵票首發式并致辭:“愿以郵為媒,弘揚風箏文化,講好濰坊故事,提升品牌價值,釋放小郵票的大魅力。”此后,史付貴多次向市委、市政府匯報服務鄉村振興“郵政方案”,逐漸取得認可與支持。2024年初,濰坊市與山東省郵政分公司正式達成“黨建引領、郵政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合作,雙方重點圍繞打造“黨建紅+郵政綠,助力和美鄉村”黨建品牌,在黨組織共建、農產品上行、弘揚濰坊文化等領域開展合作。由此,郵政按下了與地方政府深度合作的加速鍵。
干部下沉 政企聯動
“不取薪、只做事,群眾點評、政府考核……”為更加精準服務各類農業經營主體,史付貴提出“干部下沉”計劃,讓縣(區)分公司副總經理掛職當地副鎮長,支局經理擔任鄉村振興專員。
方案因無先例可循、無經驗可鑒引發諸多爭議,史付貴一次次與相關部門溝通,最終達成共識。在市委主要領導的推動下,濰坊郵政陸續選派27名縣(區)分公司副總經理掛職鎮(街道)班子成員,100名支局經理化身鄉村振興專員。
此后,政企雙方暢通市縣鄉三級聯動機制,定期協調解決問題,深入田間地頭共辦實事,實現精準滴灌式服務。累計開展80余場項目落地推進會、聯合調研、主題黨日等活動,在91個特色標桿項目里創辦政企合作試驗田,協同打造壽光洛城、諸城常山、青州彌河、寒亭雙楊(現代農業)、臨朐五井五大鄉村振興示范區。
銷售賦能 農品出村
“更好濰坊廣惠民生鄉村興,真情郵政網助農品行天下!”在新建成的電商直播基地溯源區,工作人員正向“直播電商紅色集訓營”的黨員主播們講解,農品展銷區陳列的30余種“郵政農品·濰坊甄選”地方特色農產品、集郵文創區系列文創產品吸引眾人駐足。
“農產品銷售是我們三大牽引型業務之一,也是助農興企、提升品牌價值的關鍵點。我們要打造集‘形象展示、品牌孵化、農品展銷、文創展示、場景化直播間’等于一體的直播基地,完善直播運營體系,打響助農興企品牌。”史付貴說。如今,升級改造完成的近千平方米的直播基地,入選“好品山東”電商中心重點培育名單,成為郵政提升品牌形象的重要陣地。
在助力“濰坊好品”推廣方面,史付貴立足鄉村特色產業和重點客群,不斷優化農業農村合作模式,將壽光蔬菜項目打造成為山東郵政首個總部級特色產業項目,培育昌邑大姜、青州花卉等市級特色產業,打造“農品+文創+生活”直播IP矩陣,構建“大單品+地方特色”選品模式,助力濰坊地標農產品出村進城,線上線下累計助力農品銷售近2億元,有力帶動了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智慧金融 惠農共贏
每天凌晨兩三點,位于昌邑市的琨福大姜市場早已是一派繁忙景象。洗姜、驗姜、談價,這些沾著泥土的姜通過郵政智慧管理平臺完成過磅稱重、支付結算流程,并為市場管理方提供大數據支撐,實現規范化、智能化運營。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也是助農興農和生態金融轉型的關鍵。史付貴將服務鄉村振興列為領題破題重點課題,構建“領導小組+監察督導+專班推進”三級責任體系,示范帶動各級黨組織負責人帶頭研究、解決重點難點問題。他打破層級架構,推行“以客建隊”,組建了“5+11+252”人的生態建設專業團隊,在琨福大姜市場首創了“三方監管賬戶統一結算、多層級個人賬戶統一結算”等5大智慧模式。“郵政憑借專業能力為我們市場方和姜農提供了便利,增加了收益,是實實在在干事。”這是琨福大姜市場管理方給予濰坊郵政的中肯評價。
以琨福大姜市場為標桿,2024年,濰坊郵政助力建成智慧農批市場7處、智慧收購點16處,服務農戶3萬余戶,為百姓節省手續費近500萬元,實現了“產業興旺、農民增收、郵政獲客”的多方共贏。同步,濰坊郵銀深化協同,建設網格化信用村1330個,達標村數量居山東郵銀首位。